享受聲光與娛樂與回憶童年─《變形金剛》
聽說連原本不怎麽喜歡這種機器人卡通的女生都會喜歡這部片。在純粹男孩子對機器人的熱愛之外,添加進機器人搞笑與愛國熱血元素,使得《變形金剛》成了娛樂性高的暑假強檔。
我的確不是一個特別熱愛變形金剛的小孩子。這部卡通印象很深刻,也看過幾次,機器人能隨意變化,成為各種交通工具或機器。但我就是沒有辦法熱愛起這部卡通。也許是機器人過多造成的反效果吧。追索這種無聊的原因也不是多重要的事。
重點是《變形金剛》(Transformers)這部電影在麥可貝(Michael Bay)的執導下,成了今年至今必看的一部動作巨片,一面在讓人讚嘆特效動畫逼真的可以,能將卡通構想出來的想象予以『再次虛構的真實』(再次真實的虛構?)。一面也足以讓人不得不挑出幾個毛病。好還要更好,若是能如此云云,多少也是心中對於《變形金剛》此片所感到的缺憾之處。
首先是男主角看似真的不是多麼稱頭。但有時反差倒也不是為一種特殊的效用,他在片尾一連串的奮戰不懈,還真有點那種說服力。誰說一定要是孔武有力的特勤幹員才能拯救世界。一心只想開車追辣妹的小子,心底的勇氣也許也不輸給任何人。
動畫效果的成功就不用說了。《變形金剛》的娛樂效果十足,看那些沉重的汽車、坦克、飛機,瞬間變成一具具機器人,對於從小就看日本的機器人卡通渡過童年、少年、青少年(、青年、中年與老年)的男(女)孩,就是只用眼睛看到之前只能在卡通片裡出現的畫面,在巧妙的嵌合下彷彿發生在真實世界中,在闃黑的電影院裡很難不在臉上掛出淺淺的笑容。
這就好像一種時代經驗。生存在同一年代的人應有的共同體驗,總是可以一再拿出來談論。機器人這種目前還是想像大過於真實的產物,像是一種跨時代的時代經驗。一、二十年或者到了今天,愛看的人就是愛看。
多少也會讓人想起,要是某某卡通也變成電影該是如何如何。我不禁會這樣想。畢竟這類的題材實在太多了。
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,除了需要嚴肅的場合外,常見不少惡趣味(冷笑話?)充斥其間。像是麥可貝在隕石掉落時,揶揄了同是自己執導的《世界末日》。母體(Matrix)這個駭客任務《The Matrix》的關鍵字眼出現在片中電腦高手出場的那一幕,當然還包括那大轉圈的動作。到了片尾只要你(妳)沒有趕著離開座位,就會在字幕跳躍間,看到三個隱藏片段。其中兩個是男主角的父母跑出來耍寶。
麥可貝似乎很努力想把這部片在效果之外,也增添笑果來吸引觀眾。幾個笨重的機器人,在花圃裡面團團轉的畫面,實在是逗趣。
用比較嚴苛的眼光看待《變形金剛》,扣除了聲光效果之外,劇情上沒有新花樣明顯地成了這部片的缺憾之一。雖然說對於一部以娛樂效果為主要目標的片子,這一點也算是無可厚非。
不花力氣就 Copy 第 51 區的概念而來的第 7 區,狠狠地給《變形金剛》扣了許多分。用一個非公開的機密單位解決劇情上的需要的確省事,簡單明瞭,就怕用多人令人反感。記得嗎?《ID4星際終結者》裡的第 51 區是國防部長才知道的機密,到了《變形金剛》,第 7 區是總統直屬單位,連國防部長都不知情其存在。有人說,那些片中的特勤部隊將槍口對準第 7 區的官僚,是發洩對這些秘密機構的不滿。早在第 7 區人馬第一次出現時,整件事就變得可笑起來。不分青白地把男女主角打成壞胚子的角色,一心認為機器人就是壞蛋,同時又從冰封的狂派首領密卡登身上挖掘現代科技的基礎(有 ID4、MIB 的影子,人類的科技總是從外星人手上取得)。
駭客高手這次不像在《ID4星際終結者》時那麼吃香,擔負人類存亡重擔的這次不是會寫病毒感染外星人電腦的電腦高手,這個角色出現地突然,彷彿他只是被拿來當成最後關在房間裡,國防部長對外送訊息的管道。破不破解密碼反而不是重點了。這個可有可無的角色,不禁讓人懷疑起麥可貝在電影裡放置他到底是為了什麼。
最後的街戰雖然慘烈,卻給我一種不盡興的印象。就像不太有誠意的對話一般。過於倉促的結束經常是許多電影的敗筆,《變形金剛》感覺像是急著結束搞續集似的,密卡登居然輕輕鬆鬆也莫名其妙地,就掛了,而且還是在一個少年手上報銷。
有人戲稱變形金剛變了豆腐金剛。特勤部隊在中東的遭遇戰,就已經發現片中的變形金剛是可以用穿甲彈消滅的。變形金剛的最後手段,居然是干擾人類的通訊設備,好讓軍隊無法組織動員?想起來這樣的變形金剛似乎有點窩囊。從這個角度看來,變形金剛只是一部部會思考的機器罷了。可是看過卡通的人應該知道這不是變形金剛的真相啊!
這部片會有續集是可想而知了,整個痕跡太過明顯,讓人完全沒有猜測的空間與必要。
《變形金剛》總體看來是一部娛樂性大過劇情的電影,適合只是想享受動畫效果與聲光的觀眾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《變形金剛》不會讓你失望。
我的確不是一個特別熱愛變形金剛的小孩子。這部卡通印象很深刻,也看過幾次,機器人能隨意變化,成為各種交通工具或機器。但我就是沒有辦法熱愛起這部卡通。也許是機器人過多造成的反效果吧。追索這種無聊的原因也不是多重要的事。
重點是《變形金剛》(Transformers)這部電影在麥可貝(Michael Bay)的執導下,成了今年至今必看的一部動作巨片,一面在讓人讚嘆特效動畫逼真的可以,能將卡通構想出來的想象予以『再次虛構的真實』(再次真實的虛構?)。一面也足以讓人不得不挑出幾個毛病。好還要更好,若是能如此云云,多少也是心中對於《變形金剛》此片所感到的缺憾之處。
首先是男主角看似真的不是多麼稱頭。但有時反差倒也不是為一種特殊的效用,他在片尾一連串的奮戰不懈,還真有點那種說服力。誰說一定要是孔武有力的特勤幹員才能拯救世界。一心只想開車追辣妹的小子,心底的勇氣也許也不輸給任何人。
動畫效果的成功就不用說了。《變形金剛》的娛樂效果十足,看那些沉重的汽車、坦克、飛機,瞬間變成一具具機器人,對於從小就看日本的機器人卡通渡過童年、少年、青少年(、青年、中年與老年)的男(女)孩,就是只用眼睛看到之前只能在卡通片裡出現的畫面,在巧妙的嵌合下彷彿發生在真實世界中,在闃黑的電影院裡很難不在臉上掛出淺淺的笑容。
這就好像一種時代經驗。生存在同一年代的人應有的共同體驗,總是可以一再拿出來談論。機器人這種目前還是想像大過於真實的產物,像是一種跨時代的時代經驗。一、二十年或者到了今天,愛看的人就是愛看。
多少也會讓人想起,要是某某卡通也變成電影該是如何如何。我不禁會這樣想。畢竟這類的題材實在太多了。
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,除了需要嚴肅的場合外,常見不少惡趣味(冷笑話?)充斥其間。像是麥可貝在隕石掉落時,揶揄了同是自己執導的《世界末日》。母體(Matrix)這個駭客任務《The Matrix》的關鍵字眼出現在片中電腦高手出場的那一幕,當然還包括那大轉圈的動作。到了片尾只要你(妳)沒有趕著離開座位,就會在字幕跳躍間,看到三個隱藏片段。其中兩個是男主角的父母跑出來耍寶。
麥可貝似乎很努力想把這部片在效果之外,也增添笑果來吸引觀眾。幾個笨重的機器人,在花圃裡面團團轉的畫面,實在是逗趣。
用比較嚴苛的眼光看待《變形金剛》,扣除了聲光效果之外,劇情上沒有新花樣明顯地成了這部片的缺憾之一。雖然說對於一部以娛樂效果為主要目標的片子,這一點也算是無可厚非。
不花力氣就 Copy 第 51 區的概念而來的第 7 區,狠狠地給《變形金剛》扣了許多分。用一個非公開的機密單位解決劇情上的需要的確省事,簡單明瞭,就怕用多人令人反感。記得嗎?《ID4星際終結者》裡的第 51 區是國防部長才知道的機密,到了《變形金剛》,第 7 區是總統直屬單位,連國防部長都不知情其存在。有人說,那些片中的特勤部隊將槍口對準第 7 區的官僚,是發洩對這些秘密機構的不滿。早在第 7 區人馬第一次出現時,整件事就變得可笑起來。不分青白地把男女主角打成壞胚子的角色,一心認為機器人就是壞蛋,同時又從冰封的狂派首領密卡登身上挖掘現代科技的基礎(有 ID4、MIB 的影子,人類的科技總是從外星人手上取得)。
駭客高手這次不像在《ID4星際終結者》時那麼吃香,擔負人類存亡重擔的這次不是會寫病毒感染外星人電腦的電腦高手,這個角色出現地突然,彷彿他只是被拿來當成最後關在房間裡,國防部長對外送訊息的管道。破不破解密碼反而不是重點了。這個可有可無的角色,不禁讓人懷疑起麥可貝在電影裡放置他到底是為了什麼。
最後的街戰雖然慘烈,卻給我一種不盡興的印象。就像不太有誠意的對話一般。過於倉促的結束經常是許多電影的敗筆,《變形金剛》感覺像是急著結束搞續集似的,密卡登居然輕輕鬆鬆也莫名其妙地,就掛了,而且還是在一個少年手上報銷。
有人戲稱變形金剛變了豆腐金剛。特勤部隊在中東的遭遇戰,就已經發現片中的變形金剛是可以用穿甲彈消滅的。變形金剛的最後手段,居然是干擾人類的通訊設備,好讓軍隊無法組織動員?想起來這樣的變形金剛似乎有點窩囊。從這個角度看來,變形金剛只是一部部會思考的機器罷了。可是看過卡通的人應該知道這不是變形金剛的真相啊!
這部片會有續集是可想而知了,整個痕跡太過明顯,讓人完全沒有猜測的空間與必要。
《變形金剛》總體看來是一部娛樂性大過劇情的電影,適合只是想享受動畫效果與聲光的觀眾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《變形金剛》不會讓你失望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